当前位置:天地书院>女生耽美>快穿之人生路漫漫长> 60年代平凡人生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0年代平凡人生5(1 / 2)

杨妈上班前嘱咐姐弟仨收拾收拾一下,在杨姥爷家住几天,帮忙做糍粑。

姐弟仨立马乖乖收拾去了,没过多久,杨大舅赶着驴车过来,杨学帮着大舅把泡了一晚上的糯米用木桶装好。把木桶搬到楼下的驴车上,杨家仨姐弟和大舅一起坐着驴车往平山村周家方向赶。

腊月十六的天气还算好,白天有六七度,驴车缓慢地走在路上,两边的树杈光秃秃的,叶子都掉完了。

“大舅,这驴是咱家的吗?”

“村里的,等会还得还给队长。”

“这驴吃啥?怎么赶的?”

“啥都吃,有啥吃啥。”

“大舅,可以让我赶一下吗?就一下!”

“不行,不能,你消停一会!”

“大舅,做驴车好无聊,你给我讲故事。”

“……”

“大舅,等会打糍粑我能吃一点吗?”

“……”

杨玉玲一巴掌扇在杨学的头脑勺,杨学才安定下来。

杨玉翠没坐过驴车,感觉挺新鲜的。没一会,杨学又嚎了一嗓子,唱着有些跑调的歌,拉着杨玉翠一起唱。

平山村靠近县城,走前半段是水泥路走得很平稳,后半段就是泥土路,坑坑洼洼,杨玉翠跟着摇摇晃晃一小时就到周家。

周家是很普通的农家小院,茅草土墙。一到周家,大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做糍粑。雪白的糯米在筒子楼用水泡一晚,到了周家,大舅娘早早生好火,立马把糯米煮成糯米饭。

洗干净石臼,将糯米饭放在石臼里。大舅和二舅两个成年男人,一人拿个大木槌,你一下我一下地轮流捶打着糯米团,累了就换三舅和四舅接着捶打,直到变成没有饭粒的细腻□□团。

俩人用木槌将□□团抬到簸箕里,洗干净手的女人们就围过来。杨玉玲带着弟弟妹妹也洗干净手,跟着大人们,一人扭一团用手揉圆。杨玉翠没做过糍粑,做的丑丑的,学着大人们把糯米圆子在簸箕里压扁,一个糍粑就做好了。

做好的糍粑,姥姥放到另一个大簸箕里晾干。杨玉翠不解地问姐姐:“晾干后的糍粑不会很硬吗?这怎么吃?”

姐姐笑了一下道:“晾干后用水浸泡着,一天换一次水,热了吃就不硬。”

杨玉翠更疑惑:“糍粑泡在水里不会臭吗?”

女人们都被杨玉翠逗笑了,杨玉翠更不解:“我说的有啥不对?”

姥姥朝着杨玉玲的方向笑道:“这么多年都是这么做,没见臭的。臭的那些糍粑,肯定是打糍粑打不好的!每天换水泡着,吃到第二年春天也不会坏,小脑袋瓜子想法真多。”

杨玉翠羞赧,默默往姐姐身边靠了靠。

在姥爷家过得还不错,姥爷姥姥对他们姐弟仨个很好,杨家姐妹住的是大堂姐周秀英的屋子,杨学住二堂哥周跃勇的屋子。

最高兴的是杨学,他是闲不住的,和周家的男孩子们玩得很好,上山逮麻雀,下河网鱼,玩得不亦乐乎。

杨玉翠也很开心,姥姥给她编了小竹篓,背着竹篓和姐姐、堂姐妹一起去采蘑菇。大冬天也没啥蘑菇,却挡不住每个小孩想外出的热情。

在腊月里,一般野生蘑菇已经很少了,转悠了大半天,只找到一些平菇和木耳,很是满足。

在姥爷家这几天,杨家仨姐弟帮着做糍粑、晒红薯干、做豆腐。到了腊月二十,姥爷、大舅赶着驴车,带上做好的糍粑,送杨家三姐弟回筒子楼。

杨玉玲是个靠谱的好姐姐,父母上班,十二岁的她已经能担起照顾弟妹的担子,洗衣做饭很麻利。

杨学虽然性子活泼,也会帮家里干力所能及的事,扫地拖地洗碗,跑腿买菜很卖力。

杨玉翠虽然年纪最小,也要帮忙,烧火、擦桌子、端饭端菜还是可以的。

腊月二十四打扫房子,杨家一家子齐动手,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

腊月二十六杨妈拿票去买猪肉、猪杂碎,炖一锅海带肉片。肥肉多的剁成饺子馅,一家人开始包饺子。

腊月二十七蒸馍吃,杨妈带着三姐弟忙到天黑,蒸了花糕、豆包、枣花、皮渣,这就是他们过年的零食,当零嘴吃。

腊月二十九杨爸在家写对联,杨爸字很好,杨老爷子、杨姥爷家的对联早早送过去了,还有筒子楼的一些邻居请杨爸写对联。

现下贴的春联不是:“迎新春年年如意,接鸿福步步高登”这类吉祥话,而是:“东风浩荡ge命形势无限好,红旗招展生产战线气象新”ge命类。

院子里摆满了对联,晾干后各家叠好拿回家。

这是zheng治气氛、ge命气氛、斗争气氛最浓的年代。过年的口号是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立四新(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过ge命化的春节。

很多传统文化也都被禁止了,比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