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充就突然发兵。在唐军惊慌之时,李世民镇定地下令列阵,他知道这是王世充的放手一搏,只要今天打败他,他就不敢再轻易出兵,指挥龟缩城中。】 【这一战,李世民一如既往身先士卒,一如既往带着骑兵往敌阵里钻。秦王李世民,一生放浪不羁爱自由,最爱带着几个人就去敌阵溜达。结局也一如既往——大败敌军。】 【如他所料,王世充此战之后龟缩不出,唐军在攻城之战中逐渐疲惫,在其他将领建议班师回朝的时候,李世民说:“不破洛阳,绝不回军。”此话一出,将领们不敢再说,这个时候扯后腿的又来了。】 【大唐皇帝、李世民他爹李渊下了密诏让李世民回军。】 Q版李世民出现在光屏中央,捂着耳朵一脸痛苦:“阿耶,我求你别说了!” 【李世民不得不给李渊上表,知道上表可能对他爹起不了多大作用,还专门派了参谋军事封德彝回朝给他爹把目前的情况掰开了说。】 【一番折腾才终于让李渊打消了撤军的心思。】 【唐军久攻王世充不下,窦建德军高歌猛进。在唐军即将被两面夹击的情况下,李世民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大军继续围困王世充,他带着三千五百骁骑奔赴虎牢。】 光屏上显示出李世民奔袭至虎牢关的画面。 二十五日到达虎牢的李世民,第二天又带着五百骑兵出去侦察了![10] 观众已经看得麻木了,这位秦王是不是很享受在刀尖上跳舞的感觉? 他们甚至可以猜出接下来的情形——李世民被包围、李世民突围、李世民反包围、李世民又俘虏了敌军大将………… 可他们猜错了,这次的李世民没有被包围——他在溜人。 李世民越往敌军那边走,身后跟着的人就越少,这些人都得了李世民得命令埋伏在路边,走到最后身边只剩下四个人。 尉迟敬德跟在李世民身后,他们的秦王殿下丝毫没有自己可能已经进入敌军侦察范围的自觉,笑得张狂:“我执弓,你执槊,虽百万众若我何!” 虽百万众若我何! 堪称嚣张的话竟也没令人反感,反而让人真的产生——即使有一百万人,也奈何不了李世民的感觉。 这句说完还不够,李世民又道:“敌军若是见了我,掉头就跑才是他们的上策。” 下一刻,李世民和窦建德军中的游兵狭路相逢。 李世民不慌不忙地搭箭张弓,随着羽箭一同破空的还有他的一声—— “吾乃秦王李世民。” 得了李世民在附近的消息,窦建德出动五六千骑兵追击。 李世民依旧不慌不忙,淡定地对随行士兵说:“你们先走,我和敬德殿后。” 他驾着马慢慢走,时不时往后放一箭,悠闲得跟在自己家散步一样。 身后的追兵:你是不是看不起人? 【身后的追兵又怕李世民的箭,又觉得他走这么慢,万一自己追上秦王,立了大功呢?追追停停,停停追追,李世民勾着这些追兵进了他的埋伏圈。】 【李世民到达虎牢关的初战战绩:斩首三百,俘获夏军的将领殷秋、石瓒。】 【初战告捷,李世民特地向窦建德发了封信,我怀疑他是不是想靠这封信把窦建德气死。他给窦建德写:世充顷与足下修好,已尝反覆……】 【翻译一下:快完蛋的王世充花言巧语让你来救他,你还真带着人来了,这么多军费为了一个王世充值得吗?今天遇见了你的士兵,不是我说,他们真的不堪一击。我把他们打了一顿,是希望你能听听我善意的劝告啊!如果你不听,恐怕会追悔莫及。】 刘邦:…… 这嘴皮子,真是比乃公还能说。 把别人士兵虐了一顿,还要专门写信告诉人家你手下的兵太菜,我打你是为你好,你要听劝啊!不听下场会很惨。 如果刘邦生在后世,那他大概会说:这垃圾话,说得比乃公还嚣张。 可他没有生在后世,所以他只会说:有乃公风范。 - 【两军在虎牢关僵持一月,窦建德几战不胜,粮草还被李世民派人给截了,他的大将军张青特也被李世民给俘虏了。】 【这场僵持持续到五月初,李世民使计诱得窦建德大军倾巢而出。】 窦建德大军气势逼人,一边前进一边擂鼓,压得人喘不过气。 李世民却毫无反应。 【李世民表示你敲你的鼓,我有反应算我输。】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等你敲完就该我登场了。 李世民看得出窦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