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身为岛国,虽然处于中华文化圈的范围内,但千百年来东瀛始终保持着相当的独立自主性。 和其他的藩属国相比,东瀛对于中华上国的敬畏之心,并没有多少。 唐朝的时候,白江口一战给了东瀛刻骨铭心的教训。 从那以后,东瀛着实安分守己了几百年。 待到蒙古征讨东瀛失败后,便让东瀛意识到自身的长处。 因此自元朝以来,东瀛渐渐开始增多了对中原的骚扰和侵犯。 到了丰臣秀吉时代,达到了一个巅峰。 奈何大明底蕴犹存,将东瀛的野望再一次打掉了。 只可惜中原王朝历来闭关锁国,重视土地而轻视海洋,因此始终不能给东瀛以致命一击。 不过到了夏国这里,东瀛赖以生存的优势荡然无存了。 夏国不但重视海洋,还拥用着这个时代最为强大的战舰。 东瀛那些性能落后的传统船只,根本无法阻挡夏国进攻的脚步。 加上最擅长海战的萨摩藩和长州藩的叛变,德川幕府完全组织不起有效的海上力量,只能任凭北海舰队来去自如。 澹路岛发生战斗的时候,隔海相望的大坂全都看在眼中,因此而慌乱四起。 “都说说吧,大坂该怎么打?” 张可大早已下定决心,要用大坂来打掉德川幕府的抵抗意志。 不过究竟该怎么打,他还有些为难。 “大坂的防御都是针对陆地进攻的,挡不住咱们的炮击。” 丰臣秀吉时代,这里作为关白的老巢,进行了精心的建设,因此城防工事非常坚固。 由于大坂临海,自然也有所防备。 可时代不同了,当初的防御设施面对夏国海军的炮火,全都是形同虚设。 “攻击大坂,甚至打下来占领都不难。难的是,这个度该如何把握?” 张可大说的更加明白了一些。 众人这才恍然。 以北海舰队的实力,大坂就如同敞开门的青楼一样,不存在攻不下来的问题。 唯一可虑的是,战斗过后的损失问题。 不是夏军的损失。 而是大坂平民的伤亡。 东瀛的房屋基本上都是木头建造,夏军的炮火之下,恐怕全都要付诸火海。 这种情况下,大坂的平民恐怕伤亡必定惨重。 换成其他的军队,肯定不会在乎这一点。对敌国造成越惨重的伤害,才越好呢。 但夏军不同。 这是一支文明之师,从一开始就被教育不可对平民百姓施暴。 夏军的将士们始终牢牢记着左梦庚的教诲,结果却在行动上犯了难。 “我看不如虚张声势,大坂的平民感受到威胁,说不定会预先跑开。” 黄蜚提出了一个办法。 身为普通百姓,显然是无法分辨出来犯的军队秉性如何的。 显然此时的大坂平民心目中,不知道将夏军想象的多么恐怖呢。 在这种恐慌之下,平民百姓选择逃亡,一点都不奇怪。 而只要百姓逃跑了,那么夏军的进攻也就不存在顾虑了。 张可大思量半晌,觉得这个办法不错。 他让人将蜂须贺忠英带了上来。 “德岛藩主,你也看到了,我军即将进攻大坂。天军所至,片甲不留。就请你跑一趟,告知大坂的官员,立刻放下武器投降。否则的话,天军绝不饶恕抵抗之人。” 蜂须贺忠英丢掉了自己的藩国,对于夏军的强大早已刻骨铭心。 听到让自己传话,哪里敢不答应? 当天下午,他就乘坐了夏军提供的小船,穿过大坂湾,进入了城中。 与此同时,夏军还释放了许多德岛藩的俘虏,让他们跑去大坂。 这些人都带去了夏军即将大开杀戒的谣言,立时让城中的百姓吓坏了。 当天晚上,就有不少平民收拾了家当,趁着茫茫夜色逃之夭夭。 蜂须贺忠英将张可大的话传到了,但并没有什么用。 大坂的官员根本不敢投降。 这里是幕府的重镇,而且还是酒井忠胜的后路。要是敢投降夏军,他们的家族都会被德川家光给杀的干干净净。 这一切,早就在张可大的预料当中。 第二天清晨,紧张的气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