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第,哪里受过这等奇耻大辱,直接瞪着阎应元,不停的咒骂,一心求死。 阎应元看着此人吃人的眼神,对他骂道:“败军之将,也敢跟你爷爷狺狺狂吠!” 说着心疼那些牺牲的乡勇,对准他的小腹又是砰砰两脚,打的他双目外凸,口中发出呵呵的声响,鲜血喷了出来。 身边儿的乡勇说道:“大人,不要将他打死了,你看他这铠甲,保准是方允昌那狗东西的儿子!” 那乡勇一脸担忧的看着前面的“方文天”,这可是他们乡勇的荣誉。 阎应元却不会在他身上多浪费时间了,对一众乡勇们说道:“继续追,多抓几个漏网之鱼,大王不会吝啬奖赏的。” “遵命!” “将他带回去,让大乾指认,那边儿总归是有画像的。” 阎应元带着队伍继续追击,而其他乡勇则分出十余人,押着“方文天”回返。 此时战场上的战斗尚未结束,方允昌的尸体已经被扔到一边儿。 那“方文天”远远的看在倒在血泊之中的方允昌,忽然拼命的挣扎,放声痛哭道:“义父,义父,孩儿尽力了,公子已经逃脱,您安息吧。” 那已经死去的方允昌不知为何,依然瞪着双眼看着世界,似乎有什么事情依然放心不下。 “什么,废了那么大的劲儿,抓了个假子?”一群乡勇顿时感觉气馁的很。 对着这“方文天”又是一顿输出。 而彼时楚行已经登陆利港,率领文武百官彻底占领长江防线,楚行率队巡视战场,同样看着倒在血泊之中的方允昌。 不知道为何,在楚行身旁的孙元化的眼睛忽然湿润了。 他朝着楚行躬身行礼道:“大王,此人却是方允昌无疑,当初臣求学之时,曾与其有过数面之缘,也是科举不第,却胸怀韬略人物。” “虽然与我大乾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但也算是忠君护主之辈,请大王下令厚葬此人吧。” 楚行也听说了方允昌再最后时刻的勇烈,一介文官能做到这种地步,也算是一世人杰了。 一旁的寇烈却开口道:“大王,此人虽有些愚忠,却做的事倒行逆施之事,害我大乾将士性命,不可厚葬,应当悬首于城门之上,震慑人心。” 如今大战方歇,楚行终于有机会演讲了。 但看着将士们疲惫的身影,愤怒的眼神,他觉得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是废话! 战争本来就是残酷的,说那么多大道理无用。 忍不住叹息一声道:“不必虐尸,也不必厚葬,寻一口薄棺,便葬于这长江防线之旁,至于到底如何评判,交予后人吧。” 说着楚行便开始慰问伤病,甚至于连俘虏都安抚了一番,并与他们说了一番话,告诉他们不必慌乱,经过改造,他们都是大乾的百姓亦或是士兵,大乾不会行过分的杀戮之事。 胜了! 方允昌授首,方允昌义子被生擒活拿。 长江防线之上,伪明将士超过二分之一,大约三万人选择投降。 消息不胫而走! 整个战场沸腾起来! 不仅仅是大乾的将士们欢呼雀跃,便是那些长江两岸的民夫、青壮、百姓也跟着奔走相告。 大乾只用了两日,便快速攻克了伪明朝廷修建的长江防线,并击杀了方允昌,活捉了其义子。 民夫之中那替阎应元送俘虏的人中,有一个投军的士绅家的公子,一脸崇敬的看着楚行,尤其是听说楚行并不准备虐待方允昌的尸首,反而选择安葬,许久之后,对身边儿说道:“诸位,大乾国主虽然被迫发动战争,但是却有仁义之心,咱们投靠大乾算是对了。” 旁边儿的青壮在一旁附和道:“公子去哪儿,俺们就去哪儿!我听说大乾虽然有土改,但是对于善待百姓的士绅还是非常优待的,会帮扶开工厂,允许优先进入学堂,公子平日里待我们不错,想必公司在大乾,也不会吃亏。” 说话的确实这位公子家的佃户,他们都是江阴人,这一次受不了屈辱,听从了阎应元的安排,对抗了朝廷。 但是直到真的见识到了大乾的天威,见识到了国主楚行的仁善之后,才正式准备加入大乾。 在巡视完战场之后,楚行在虎贲亲卫的簇拥下,回了长江防线营地,此时营地内的残敌已经肃清,敢于抵抗的全部杀掉了。 俘虏也经过短暂的安置,捆绑了起来。 楚行进入核心地堡内,看着堆积如山的文书,以及大量的长江防线画册、舆图,楚行也不得不感慨,这方允昌是个人物。 这条防线,不废一些功夫,是根本制作不出来的。 看着眼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