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地书院>历史军事>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第103章 承恩叼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3章 承恩叼露(3 / 5)

女,随随便便就有了子嗣,随随便便就成了皇后。

但箫元常听了,已经明白其中深意:“陛下可是还是对世家有所忌惮?”

“是啊....”

刘恪叹了口气:

“老太师故去后,朕准备放下成见,任用世家之人。”

“世家之中,也不乏如萧卿、陈卿这般的良臣,老太师心中,也是一直有朝廷的。”

“朕今日本是准备选出三五妃子,好生对待,可看完名册后,却又犹豫了。”

刘恪唏嘘道:“史书上向来不会记载,宫中选秀这种细枝末节的小事。”

“这件事之所以记录在册,不止是因为那日的太子成了皇帝,那日的秀女成了皇后,更是因为,那日的秀女,还有个侄子,叫王莽啊!”

箫元常拱了拱手,这可是确确实实靠着外戚身份与世家支持,篡夺了汉室江山的逆贼。..

而近日世家们又确实在皇帝选妃一事上,插手过深。

皇帝投鼠忌器,着实正常。

“朕也知道,这有钱粮的是他们,有人才的是他们,有人脉的还是他们。”

“朕固然是想用他们,娶他们的女儿,这是笼络臣心,是示恩宠。”

“可朕不是男伎,不需要靠取悦世家女来谋生。”

虽说言语有些粗鄙,但皇帝本就长在民间,话糙理不糙,箫元常连连点头,不断思索。

皇帝透露的意思很明白,他要牵着世家走,甚至可以一前一后走,可绝不是要被世家驾着走。

“姜氏识大体,有格局,朕就用的放心。”

“可这许多人,嘴上全是道义,心里全是利益,朕灭了普六茹部水师,看见大汉复兴有望,便腆着脸过来了。”

“今天能为了利益,在选妃一事上动手脚,明日便是立储,科举,在国家大事上动手动脚。”

“他们是为国为天下,还是为家?”

“朕是急了,但朕也怕了。”

箫元常道:“若是如此,陛下所为倒也没什么问题,只是微时故剑之言,又是为何?”

这么一番话下来,他是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可刚才皇帝要人去找民间时所佩戴的金剑,依然让他弄不太懂。

皇帝真要在民间有相好的,入宫的时候就应该一并带上了,怎么会到了现在,宫中一个妃子都没有呢?

刘恪道:“金剑为何不能饰以木鞘?”

箫元常一点就通,皇帝这不是要寻找民间的旧爱,或是选些出身微末的女子为妃。

而是要让那些世家女子,套一层微末出身的身份。

像是家中侍女、舞姬,落魄亲戚的女儿之类。

血脉上,仍可以是那些世家之人,但身份必然要疏远几分。

不得不说,皇帝的想法不错。

既能向世家示好,笼络世家,又不至于让世家因为多了个外戚的身份,而有些不该有的想法。

可这依然太急了,也将双方的不信任,摆在了明面上,一直会有那么一道疙瘩卡在中间。

刘恪像是看出了箫元常的想法一般,再道:

“朕啊,也不是没经历过风雨,有时候想的太多了,顾虑就多。”

“有些事,咱们想着慢慢来,可是呀,有些事永远比咱们想的快!你越慢,它越快!”

“与朕来说,今日的偶得良谋,永远好过明日的万全妙计。”

“东胡人可不一定能给咱们多少时间。”

箫元常一惊,道:

“难道东胡人已经有动作了?”

刘恪摇头:“那倒还没有确切消息,只是普六茹部已遣人来赎回普六茹阿摩,东胡人有动作是必然的。”

“朕特意召你,便是因为两件事。”

“一件是朕的木鞘金剑之言,你也是世家之人,可将这话带出去。”

“另一件,便是筹措粮草,准备备战,眼见着就是秋收的日子,东胡人不会在冬日开战,更不会等到明年开春。”

箫元常应声,随后又有些担忧:

“世家之事,如此处理倒也足够稳住部分人,只怕事后仍会有人心生不满。”

“不满?”

刘恪挑了挑眉,眉宇间多了几分戾气:

“朕立起了姜氏,教他们怎么做,告诉他们朕喜欢什么样的世家,木鞘金剑也给足了面子里子。”

“若是还觉得不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