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两天,那天晚饭过后,万妈在杂物房里翻东西,一会儿拿一件出院子。
“妈,明天就开始插秧了?”万海潮看着摆在院子当中的工具问道。
“嗯。你二十四叔家的牛刚下完崽,不能下田,这季插秧我们两家搭伙。你二十四婶说他们家出三个人,我们家出了一头牛,再出两个人就好,你就不用下田了,抓你的跳跳鱼去。”万妈点了一下翻出来的东西,又说道,“我和你爸想着今年用了抛秧盘,省了起秧的功夫,抛秧比插秧也更省事一些。我们家那三四亩田,就算只有我和你爸,三天也就够了。你二十四叔家的田和我们家差不多,两家人合一起干活更省事,你在不在都没关系。到时候你给他们家送一顿跳跳鱼就行。”
万海潮没想到这时候家里就已经开始有抛秧盘了,撒稻种的时候她没参加,不知道万爸什么时候买回来的。上一世他们家是什么时候开始用的她没什么印象了,不过有了这东西之后确实省了不少事。首先是省了起秧的步骤;二来用抛秧盆育的苗,用土也比较少,挑秧也可以省一些功夫;三来抛秧的方式站着就行,不用像手插秧那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而且速度还快。
抛秧的好处,万海潮上辈子是体验过了,
现在听万妈这么一说觉得这样的安排挺好,就应了下来,不过下午的时候她可以去体验一下抛秧的乐趣。
第二天,像往常一样,起床后跟万海洋对练了一遍功夫,在万爸万妈还没吃早饭的时候,就拎着装备赶海去了。
到海边之后,没在之前习惯去的地方下海,她换了一个地方。
万海潮正坐在海堤坝上穿装备,她的右手边偏下是一个出水口,笨重的石闸门已经打开,潮水应该是昨晚半夜就退了,现在只有涓涓细流还在缓缓向下,没有激起丁点的声响。石闸门向下那一圈经过长久的水流冲击,沙土早就被冲走了,形成一个坑,看不见底,不算清澈的水只填满大半个坑。
万海潮穿戴完毕,突然听到“咕咚”一声响。她探头看了一眼水坑的方向,只见一层涟漪荡开,一条一尺来长的蛇形尾巴在她看过去的时候就溜进水里了。
这是什么?
肯定不是鱼,尾巴那么长,还弯成了s型。
难道到是海蛇?
不过万海潮没见过海蛇,只听说过海里面有这东西。
她有点怕蛇,尽管一般的海蛇都没有毒。
不过更大的可能是黄鳝,她没看错的话,刚才那条尾巴是就是跟黄鳝一个颜色。
她看了看自己手里的工具。
有一套鱼笼,连带着一根短小的扁担,这是用来扛鱼笼的,还有一个网兜和一个塑料桶,这是装跳跳鱼的。除此之外,塑料桶外面缠着一条绳索,绳索的缝隙里别着一把镰刀。这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时自救用的。
她低头在周围找了一圈,最后拿起几块拳头大的石头走到水坑旁边。
万海潮盯着水面看了两分钟,那个蛇形的尾巴又出现了。这次她看得比较清楚,应该不止一条,最少有两三条。
“噗通”“,“噗通”,噗通”!
尾巴再一次出现的时候,万海潮毫不犹豫地把石头砸过去。
不出所料,尾巴的一点皮毛都没砸到,不过也并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起码水坑里的东西吓得翻滚了起来。
万海潮这一次实实在在地看清楚了,确实是黄鳝,而且个头不小。
用石头肯定是没办法把它们变成盘中餐的。万海潮把眼光又放在自己带来的工具上,塑料桶的底部无法出水,没发捕捞,网兜没有铁线做不成抄网。
她最后选择了扁担。
抄着扁担伸进水坑里搅了搅,水搞浑了,黄鳝也被吓得到处乱窜,其中一条窜出了水面,向小水沟下面逃去。
万海潮等的就是这一刻,她拎着扁担,追上去一下接一下地砸,最后成功把它砸晕了。
万海潮喘了一口气,走过去把黄鳝拎起来,掂了掂,应该有一斤多重,这个头不小了。
这一条还不一定够他们一家人吃,不过水坑里应该还有两条,她没打算放过它们。
用了同样的方法,一共三条黄鳝没用一会儿全进了她的网兜里。
拎着这三条黄鳝,万海潮的心情好到飞起,看来今天的跳跳鱼不用留了。如果真的要作比较,她家里人更喜欢吃黄鳝,至于她自己——她不怎么爱吃黄鳝的肉,不过做汤的话,她很爱喝。
在红树林里折腾了半天,跟往常一样,又是将近500块放进兜里,万海潮拎着那三条奄奄一息的黄鳝哼着不着调的小曲回家。
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心情自然好。
嘉叔看见网兜里的黄鳝还想收了,万海潮没舍得卖。
现在的黄鳝不算罕见,每个村子都有两三个抓黄鳝的人,万海潮有一位堂伯就是。它的价格比跳跳鱼便宜,每斤也就18到20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