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硬币。当初万爸买这一套价钱不菲的鱼笼,就是想买来抓一些跳跳鱼给他们几兄妹补充营养。
在当地人看来,跳跳鱼是滋补身体的好东西,因为价格太高,除非是很有钱的人才会吃,还有就是那些大病初愈的,或者是身体比较差的小孩子,还得是舍得花钱的人家才会买一些来给他们补一补。
小时候她经常吃,都是她爸抓的,每次最多也只能抓到一两斤,全部进了他们一家人的肚子了。小胖墩能长成这个样子,跳跳鱼的功劳应该不小。
这几年他们姐弟几个的身体都好了很多,甚至比一般的同龄人更强壮一些,他爸爸就很少再去抓跳跳鱼了。
万爸本来也没跟谁学过这个,只是为了孩子,自己摸索着来的,家里几个小孩的身体好了起来,他也就懒得再去抓了。相比在海里奔波,他倒更愿意在陆地上干活,不过如果家里人馋这一口了,他偶尔还是会去抓一两次来解解馋的。
万海潮会抓跳跳鱼,也是上辈子为了父母的身体去学的。刚开始也是万爸带她去实践了一两次,那时候万爸体力已经很差,无法长时间在滩涂里跋涉,学到了一点皮毛,万海潮就自己去了。开始每次的收获不是很多,不过她也不贪心,可以抓到一两斤,她也很高兴,下一次海,够两位老人吃两天了。毕竟那时候的跳跳鱼最贵的时候可以卖到了七八十块一斤,而且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这个价格,比在珠三角的还要高。
其中原因可能是当地人对跳跳鱼比较推崇,觉得它是能滋补身体不可多得的东西,老少病弱都能吃。二来,这边的都是野生的,这东西不好抓,会抓的人也少,当地是没有人去搞这项人工养殖的。
后来万海潮的收获直线上升,也是机缘巧合,让她在海里碰到一个抓黄鳝的邻村阿叔。万海潮看见他的时候,他正陷在一个淤泥坑里,淤泥已经快没到他的胸口了。万海潮利用手里的网兜和防晒衣,费了半天工夫才把他拉了出来。交谈之后知道他以前是以抓跳跳鱼和黄鳝为副业的,挣过不少钱,后来跟亲戚进城去谋生之后就没怎么下海了,那次是为了家里人抓黄鳝入药才去的,不料一个不慎就掉坑里去了。
这种在滩涂里的泥坑可大可小,有的只到半腰就触底,有的把整个人没过顶都还没有完。不过幸好这种坑不多,就算有,周围的环境也是有特征的。
那位邻居的阿叔年纪大了,也是太长时间没有下海,对这些环境已经有些陌生,所以才会大意错脚。
知道万海潮是为了给父母才来抓的跳跳鱼,也是为了感谢万海潮能毫不犹豫就伸出援手,那位阿叔把自己多年的经验教给了她,还带她下来两次鱼笼。
得到了前辈的宝贵经验,再次下海,万海潮能抓到的跳跳鱼眼见地多了起来。这说明那位阿叔的经验很有用,之后她还提过几次跳跳鱼去邻村看望他。
后来父母的脚拇指和关节又肿又痛,去医院做了检查,验血之后说是痛风。这样一来很多海产都要忌口,跳跳鱼自然就不敢再吃了。万海潮之后就没再去抓跳跳鱼。
也许是重生回来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惦记这个小东西了,所以就被封存在记忆里,直到现在万爸提起,才又被唤醒。
现在海里跳跳鱼的数量肯定比她学艺那时候的多。就算每天只能捕到两三斤,也比挖蛏子和挖泥丁好很多。
万海潮准备跟父亲去“学学艺”,之后可以明正大地转抓这个。
如果能回到她技术的巅峰时期,在这一个暑假,她就可以把开发家旁边那块地所需要的钱挣够。
万海潮用最快的速度把早餐吃完,犹豫了一下,还是把挖泥丁的工具带上,跟在万爸的后面。
父女两人走的是村中下面田野中间的那条路。
路两边的水稻已经收割了,剩下光秃秃的稻田,大部分已经被翻了一遍。上面靠近池塘的边上的那些,被整成了秧田,秧苗已经长出了两寸高,绿油油,毛茸茸的。
万海潮很喜欢看这些在努力生的嫩芽,它们的生命力蓬勃,好像蕴藏着巨大的生机,在旁边就觉得心旷神怡,让人生出向上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