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种长期存在的篮球流派,确定是无法成功的呢?
如果一种流派能长期存在,那么它一定有合理性,而能否成功只是结果,决定结果的就不只是流派本身,还有执行流派的球员能力,以及时代性。如果某个时代的规则和整体的人员配置,都不支持某个打法,那么你认为这种流派无法成功也有合理性,或许它太超前了。但你不能判定它永远不会成功,因为时代在变化,球员的整体技术在进步,等到有了足够多的支持这种流派打法的球员出现时,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了。
我们说的就是跑轰。
十几年前,纳什的太阳,以及疯狂的老尼尔森,并且对于跑轰也留下了相当明确又刻板的印象:
节奏快,强调快攻;
任性的跳投选择,大量三分出手;
重攻轻守。
大抵如此。
纳什和太阳没能在00年代取得成功,德安东尼率领的球队也从来没能打进过总决赛,这让很多球迷相信,跑轰是没有前途的。
但是,自从勇士第一冠开始,跑轰开始被世界认可。
今天的NBA,跑轰的那些关键元素,都已经被融化在各种强队的战术血液里。快,跑,投,三分球,这些关键词没有任何问题,在这个时代下,都已经是正确的比赛思路。并且,擅于这些能力的球队也不见得就会把防守落下。
勇士的库追汤+kd,猛龙的小卡洛瑞小加,湖人的詹眉,雄鹿朱哥字母米德尔顿,掘金约老师穆林戈登,都是既能打快,也能打慢。
球员进化了,过去有天花板的战术思想,现在把房顶给掀开了。
但在90年代,人们不会想到未来有这样的球队出现,那时候打跑轰意味着:
舍弃重型内线,至少在四号位上安排一个跑动迅速,有投射能力的攻击型大前锋,而不是擅于篮板和防守的球员;
多摆射手,便于反击中随时可以开“轰”,而射手在那个年代,通常有“软”,防守差的标签;
由于球员出场时间极多,又把大量精力放在快下反击,推节奏,意味着体能消耗更大,如果不是体能非常充沛的球员,往往由于精力分配不平衡,导致进攻很卖力,防守在划水;
快攻中的长传失误,以及任性的中远距离跳投出手,会给对手大量活球反击机会,以至于比赛会呈现出极端场面,手感在线时大比分高歌猛进,打铁的时候不但进攻不开,往往还会防守同步崩盘。
这些认识是没毛病的,的确是过去跑轰常见的特点,并且是从选材、球员精力分配到打法特点共同造成的结果。
所以,丰玉高中的前教练,北野先生所倡导的“跑轰”理念,有其局限性。
但并不妨碍,丰玉有着迅捷默契的快攻、精彩的传切配合和优美的投射能力。
话又说回来,90年代玩跑轰,你是觉得乔丹巴克利滑翔机等攻筐大神突不动了,还是四大中锋抡不动攻城锤了?
随着赤木的大发神威,丰玉被迫将防守收缩之后,光太郎开始了表演。
挡拆绕开南烈的防守,小抛投。
正面靠速度硬突,借对抗侧身上篮。
连打两球之后,南烈在持球进攻的时候,煞有其事地说了一句,“原来你才是王牌啊~”
下一回合,南烈就在光太郎投篮的时候,架起了肘,但是被光太郎蓄力用胸肌顶了回去。
“跟老子玩这些!你还嫩了点!”
得,光顾着防南烈了,一记离谱的三不沾直接扔给了底线裁判......
其实,比赛打到这,已经高下立判了。
打不出快攻的话,对拼阵地战,丰玉内线吃亏,也只有无球开发进攻的主攻手,跟湘北内有低位,外有硬解法,根本比不了。
于是乎,上半场剩下的时间,就在光太郎和南烈的勾心斗角之间,悄然流逝。
直到结束前一分半
又一次激烈的身体碰撞之后,光太郎用辅助手推开南烈,从赤木身侧擦过,顺势上篮。
腿部突然受到撞击。
南烈从后面冲过来,装作刹不住车的样子,直直地撞向了光太郎的下盘。
光太郎拼命在空中稳定身形,谁知南烈更狠,直接倒在了光太郎落地的地方,避无可避,踩到南烈的背之后,光太郎捂着膝盖倒了下去。
‘妈的,还是大意了!’
要不是疼得厉害,非得一通王八拳教这玩意做人!
三井和流川拼命拉住从替补席冲上来的樱木,南烈的祖宗八辈已经被樱木问候了好几遍了。
“你们放开我!他明明就是故意的!”
“我说,你们能不能先管一下我......”
捂着膝盖的光太郎,被担架抬出了场。
赤木这时候恍然大悟,原来南烈昨天说谁都不能怀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