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宰相戴涉则皱起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权臣当道,乃国之大忌。居正虽有才能,但权力过大,恐会对朝廷造成威胁。”
戴涉深知权力平衡的重要性,他担心朝廷中会出现如张居正般手握重权的人出现,打破这种平衡。
刘秀摆了摆手,淡定地说道:“爱卿不必过于担忧,朕自有主张。
只要是能为国家和百姓谋福祉的臣子,朕不介意让他当和张居正般权力滔天的臣子。”
刘秀相信,只要掌握好度,权臣也能为国家所用。
宰相戴涉微微点头,心中稍感宽慰。
他明白刘秀的智慧和手段,也相信他能够驾驭这样的局面。
然而,他还是忍不住提醒道:
“陛下,话虽如此,但你在任用官员时,还需对他们多加留意,以免其权势过盛,危及汉室江山。”
刘秀笑了笑,胸有成竹地说道:
“朕明白,爱卿所言甚是。朕会时刻关注各官员的动向,确保朝廷的稳定。”
明朝
朱允炆看到天幕上的内容。
虽然他也不清楚朱棣建立的内阁是什么东西,但看到张居正的权力竟几乎与皇帝持平时,内心一阵惊讶。
“臣子手握大权,对皇帝来说,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
这张居正能不忘初心,不去打坐龙椅的主意,真是忠心耿耿的鲠骨之臣啊!”
在朱允炆看来,大多数官员,如果掌握了国家的权力,都会选择反的。
若是真把权力交给臣子,那不相当于把皇帝的命和江山都交出去了吗?
运气好的,把权力交给张居正这样的忠臣,对国家来说是好事;
但若运气不好,把权力交给秦朝赵高,或者宋朝的秦桧这种人,那王朝不就玩完了吗?
权衡之下,朱允炆还是认为把权力掌握在皇帝自己手中最好。
同时,朱允炆也决定了,一定要尽全力去“削藩”,把藩王的权力拿到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