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惊魂未定。
不过他反应的挺快,看到光幕上的内容,提示安史之乱的爆发。
李隆基为了保全自己,拉开与安禄山之间的距离。
“安禄山啊安禄山,朕承认自己看错了你,在死之前,你告诉朕,为什么要造反?”
安禄山沉默了很久,似乎是在思考,怎么样能脱身,怎么样才能保全自己。
想了。
好像没法子。
安禄山干脆说道:“李隆基,你个老匹夫,也许年轻时,你的确有几分帝王之才,至于到现在,已经是一个昏庸的老头。”
李隆基转过身去,视线落到了宫殿之外。
在自己的统治之下,大唐发展的那么好,人口越来越多,国家越来越兴盛。
昏庸这两个字,李隆基认为不符合自己。
这位唐玄宗,始终觉得,在自己之前的大唐皇帝,可能也只有李世民,强那么一些。
光幕上播放的内容,毫不留情地刺破了李隆基的自大。
然而,李隆基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承认自己的昏庸无道!
视频继续播放。
『安史之乱,李隆基作出各种错误的决策,害死了心腹大将,害死了护国忠臣。』
『李隆基逃到马嵬坡,因为他的愚蠢,导致长安陷落,六军将士忍无可忍,发动兵变。』
『李隆基为了保全自己,把杨贵妃杀了,把罪责都推到杨贵妃和杨贵妃的家族上,以此来保住自己的权力。』
『当时的太子李亨,在站稳脚跟后,获得了文武百官的支持,登基成为皇帝,李隆基也就成为了太上皇。』
『太子李亨在经过多场战争后,处死了安禄山和史思明,平定安史之乱,大唐稍微恢复了一丝元气。』
『然而,老而不死的李隆基,虽然被称为太上皇,却仍然密谋夺取皇位,最后悲愤交加,病逝!』
…………
唐玄宗李隆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未来的境遇,会糟糕到这种地步。
他不能接受。
完全不能接受!
一个自视甚高的骄傲之人,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指责自己的过错之处。
李隆基只感觉脸色发红,胸中有一股郁结之气。
太子李亨。
真是没想到,战乱之中,李亨竟然篡夺了皇位。
李隆基眯起了眼睛,心中开始思索,要怎么进一步打击李亨?
晚年的李隆基,沉迷于玩弄权术,陷入了宫廷斗争里,玩的不亦乐乎,玩的无法自拔。
他认为自己已经无敌,认为自己的功绩大过天。
这种情况下,能影响他的,就只有宫里的太子还有其他儿子。
李隆基是有一些变态的。
李隆基曾经在一天之内,诛杀了自己三个儿子。
虎毒不食子。
残忍到这种地步,历史上也是少见的。
在安史之乱中,逆势而起的太子李亨,并非嫡长子,而是因为他前面的兄弟被杀了,李亨才继任了太子之位。
…………
鸿宇打开电脑,搜索了一下,关于李隆基的介绍。
惊了。
他发现,自己对李隆基的认识,原本只有模糊的印象。
仔细去了解,就发现这位皇帝,心思缜密但是变态,玩弄权术到了痴迷的地步,对自己的身边人充满提防和杀意。
大唐的花团锦簇,是多位皇帝共同努力与天下万民共同经营出来的,李隆基的贡献只是一小部分。
但是大唐跌落谷底,李隆基绝对要承担最大的责任!
鸿宇也是觉得惋惜,发了一条弹幕。
『李隆基,你要是不行的话,就早一点退位让贤,如果你在天宝初年死了,那你就是好皇帝,如果你在安史之乱后死了,那就是昏聩愚蠢之君!』
这一条弹幕内容,传遍了历朝历代。
…………
始皇帝嬴政,轻笑一声。
倒也是奇妙。
老了,昏聩了的诸侯,嬴政也是见过的。
一个庞大帝国的皇帝昏聩了,产生的影响往往是毁灭性的。
“多好的一个帝国,比我大秦的疆土大五六倍。”嬴政拍了拍手,“这是多大的基业!”
周围的文武百官,也都感觉震撼。
要维持一个大秦帝国,已经不容易了,而大秦帝国的疆土,是214万平方公里。
大唐在唐高宗期间,疆域范围达到1200万平方公里以上。
简直是传说!
嬴政并不认为,是自己的能力不足,而是觉得,是自己所处的时代,限制了他的才能。
这并非自大,是经过考虑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