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一个少年背着一担木柴踏着泥路穿梭在林中。
麻衣,草鞋,身上沾满了杂草,头发脏乱,流了一身汗。
他下了山,走进城南最边缘的一处院子,小而杂乱。他把木柴放在院中,便去灶台旁边洗起了米。
“千良,回来啦?”一个苍老的声音问道。
少年嗯了一声,继续忙着手中的工作。
老人没有多说其他,只是坐在门前呆呆的看着,看的什么,没人知道。
早在十几年前,这个枯瘦老人的未来发生了一个变数。
南陆城中。
“听闻老吴家收了个娃子,看裹的被子,是个降山人?”
降山的花纹与他们幽山大相径庭,就算是常人也能一眼看出。
“是啊,那娃来时浑身是血,绑在一匹死了的驰马上。”
“自己家中两个娃子能否养活还是个问题,嘶,但把这降山人养大了没准能值几个钱。”
老人那日在家门外捡起婴儿,看到包裹婴儿的小被子上刺有“高千良”三字。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当初那个哇哇大哭的小婴儿也已经长成了勤劳能干的少年。
“爹,饭好了。”
老吴回过神来,那少年早已将饭菜摆在那小小的木桌上,又独自劈柴去了。他不禁长叹一口气。回过头时,已有两个年龄略大于先前那少年的青年匆匆跑进院门。
“爹,王师傅今天又教了我们许多造门院的技巧。”
“比如说在木椅下边钉两条交叉的木板说是会更牢固。”
两个青年争先恐后的说着,如同七八岁的孩子般。
老人从脸上挤出一丝笑容,
“知道了知道了,来吃饭吧,千良已经把饭做好了。”
随后朝身后木桩旁的少年招招手,
“千良,吃饭了!”
高千良闻言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去水缸旁舀起一瓢洗了洗手,再随手找来块抹布擦了擦,便端起碗筷来到桌子前坐下。
那两个青年吃饭时说说笑笑,反观高千良一言不语。
并非今日,日日都如此。
吃完饭,那两青年不知又跑到何处玩耍了。高千良如同往常般收拾着饭桌,干到一半却被老吴叫停。
“千良,先别忙活了,爹和你唠些事。”老人关起院门。在这个一亩三分地之中,这个动作明显有点可有可无了。
高千良来到老人身边,只见老人满脸愧疚,
“你是不是也想去王师傅那学手艺?爹也想让你去,只是你年纪尚未吴迪,吴昊两个哥哥那般大,再者就是……爹穷,没本事,供不起三个孩子去学,爹也是没办法,你别认为爹就因为你是捡来的就偏心。”
少年点点头,似乎都不在意他所说的这些。
老人牵着他那粗糙的手掌进了屋。
“你知道修行是什么意思吗?”
老吴这一问,高千良明显一愣,“不知道。”
“修行,修身修性修气,悟大道者拥有远超凡人的能力。”老人将手搭在少年的肩膀上。
此时高千良不知老吴所言何意,他只知道,像王师傅这般能用木头做出千百种不同样貌的稀奇玩意的人便是远超凡人了。
刹那间,老人的中指与无名指并同戳在少年眉心。少年头上传来一阵剧痛,随后,一滩黑血从口鼻中倾泻而出。
“爹!”高千良惊慌叫道。
老吴神情自若,
“千良别怕,这些是堵塞于你灵海的瘀血,爹方才帮你全部排出了。”
少年缓了缓,顿时神智清醒,口鼻吸入的气在体内畅通无阻。
“通透”二字足以形容少年现在的状态。
他看着老人枯瘦的手,不可置信。
“你已经完成了修行的第一步,通气。”老人笑道:“大概是因为你成天与山林之物打交道,所以通气如此之快。”
高千良十分喜爱山林,总是独自一人跑到山上玩耍,与山林中的一草一木为伴。他熟悉这片山林中的每一条小路,每一棵树木。在这里他常常感觉到有股气息肆意飘荡,使他无比轻松,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之中。
原来早在之前他就已经察觉到了那股气息,只不过当初不知炁为何物,但如今也只知道此物名为炁,不知如何修行,如何运用,更不知如何远超凡人。
“世间万物皆有一物,为‘炁’一字。千良,你也有十五岁了吧,现在教你这些不晚,但也不早,有些人没天赋,穷极一生也无法步入大道,千良,爹有愧于你……”
老人轻抚少年头顶。
“不,爹给的我已经知足了,什么大道不大道,修行不修行的,无所谓。我只求咱能无病无祸。”
少年眼神坚定,老人看着他,释怀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