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刚刚着李三去请王枢密的伴当王老德去了,等他们过来了再看怎么办吧。”见李谷在一时间失了主意,李牧渔只能在他耳边轻轻地提醒着。
听了管家的说话,李谷心中稍微镇定了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手也不是抖得那么厉害了。想想自己本来也是一筹莫展,两个儿子又在朝中,再看了看王朴的样子,只好在两人的扶持下又坐了回去,然后焦急地望着门口。
正在李谷府第的中门外门馆里歇息的王老德,本来是在慢悠悠地吃着茶,努力地用自己一身土气的衣物整出个文雅模样来,突然就看见那个引他们进门的李三风风火火地跑来,一把拽了他就往主院里面去。
王老德压根就没有什么准备,吃李三这一拽,虽然是全身肥肉比李三重得多了,却还是跌跌撞撞地就跟着走,一边走一边惊问李三所为何事。李三拽了他头也没回,只是一边往前冲一边简略说了堂屋内的状况,直说得王老德腮帮子上的肥肉一阵乱颤,两只黑眼珠在眯缝眼里面滴溜溜地乱转。
来到李府的中堂,看到王朴的那副模样,虽然一路上经过李三解说已经有些心理准备了,王老德还是很惶恐,凑近前去看了一眼,说话时已经带上了哭腔:“阿郎,这是怎么的了……这要俺怎生办才好?”
李谷听了这话一时大皱眉头,这来了和没来有什么区别?也就是多了一个没了主张的人。
“王伴当,现在可不是哭的时候,你仔细想想,你家家主平日可有什么痼疾?发作的时候要怎么处置?”要说还是李牧渔够冷静,或许是因为隔得比较远,他的情绪基本上没有剧烈波动,一直保持着正常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这时候要向王老德问话,自然是身份相若的他合适:“现在是让王枢密就留在此地,赶紧去请太医来诊治;还是你们赶紧抬了王枢密回府,再去请平日看顾过王枢密的太医?”
“不能搬动……”王老德下意识地就冒出来半句话,结果马上又卡壳了。
李牧渔困惑了,这说话只说半句是搞什么名堂:“王伴当,这个不能搬动的说法,是说将王枢密留在此处,另外去请太医过来吗?”
王老德抓抓发髻,拧着眉毛自己也是万分困惑地答道:“俺就记得有谁吩咐过俺,碰上这种状况就不能胡乱搬动,还要做什么来着……”
“谁?是谁吩咐过你?是不是王枢密从前有过这病?现在是不是要去请吩咐你的那位医生来?”李牧渔那个气啊,这是啥浑人嘛,这种性命攸关的吩咐也能半记半忘的。
“是谁来着……”王老德继续挠发髻,挠着挠着好像突然就开窍了:“啊!是梁王殿下吩咐过的,刘医官当时就在边上,说是阿郎身体有啥不适的赶紧找他。”
李谷马上接过话茬:“是卫尉寺主簿、翰林医官刘翰?牧渔,赶快有请。”
李牧渔得了吩咐,转身就要出去,不料王老德又有补充:“梁王殿下吩咐,像是阿郎现在这个样子,要喂一种药剂到阿郎的舌下含服,同时去请刘医官,这样方才保险。”
说着话,王老德这时候却不迷糊了,伸手就从怀中掏出来一个绸布扎着的瓷瓶,瓶口却是用软木塞子蜡封了。
既然问清楚了情况,李牧渔当即出府直奔太常寺而去,这边王老德将瓷瓶启封,两个家丁帮着王老德轻轻撬开了王朴的牙关,再用舌笏稍稍顶开王朴的舌头,王老德将瓷瓶中的药剂通过舌笏缓缓滴入王朴舌下。
等刘翰跟着李牧渔匆匆进屋的时候,王朴已经苏醒过来,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气息已经逐渐趋于平缓有力,只是脸色还有一些发白。
刘翰神情凝重地给王朴望闻问切了一番,得出结论两个——首先,王朴犯病是因为积劳所致,这种心疾来得猛烈,又很难断根,今后王朴需要万分注意作息安排;其次,梁王殿下搜寻配方炼制出来的确实是神药,刘翰又交给了王老德几瓶,要他须臾不可离开王朴身边,自己身上须臾不可忘了携带药剂。
一场虚惊就此过去,此事的余波却在东京荡漾开来,有不少自觉犯有心疾隐疾的高官显贵都来向刘翰求药,郭荣也专门召来郭炜和刘翰详细问了全部情况。
随后,在太常寺下就设立了太医局,负责整理编纂各类医书本草,像这种速效救心神药也由太医局保管,并且与国子监合办医科学校,选翰林医官以下与上等学生及在外良医为教授。护理一项也被提出,由郭炜和诸翰林医官共同斟酌提出护理的规程,然后从官员们的仆役和不入队的辅兵当中选取伶俐者教授之。
不过郭炜的这项编写教材的工作没能干多久,显德六年三月十九,郭荣颁诏预备亲征,征伐的对象却不是盛传已久的蜀国——早在显德五年南征胜利没多久,郭荣就派宋州节度使向训去替换安审琦为襄州节度使,并且兼任西南面水陆发运招讨使,任命户部侍郎高防为西南面水陆转运制置使,右赞善大夫李玉为西南面水陆转运判官,完全是一副整军经武筹谋伐蜀的架势。
这类举动甚至不能被认为是佯动,因为高防确实多次组织发运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