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遥}
(接续)接下来,吴铭记者没想到要在胡定县潜伏半个月,低调采访。第五天,他联系陈胜记者去胡高县连琐平价酒店代退房,把行李带走。
他要挖透方山铁渣山“泥石流”的确切事实,给受害者一个迟到的告慰,也给遇害者家属一个明白的安慰。他觉得,更需要曝光有关人员的失责,进行法律追责,避免以后悲剧重演。
起初几天,吴铭与伍发魁挤着睡,老是怜悯并体味着这个可怜人的悲痛难抑。不过,他未流露悲悯的表情,防止无意中刺伤对方倔强的自尊心。“文强和武强,从小就喜欢吃蛋糕、苹果。”两人一起吃饭时,伍发魁不禁念叨两个不幸的儿子,还有温顺的妻子,“老婆嫁给我没过上多少好日子,生前跟着我小沟村打工赚钱。没想到,苦命的孩子她娘和两个娃儿。一夜之间都离我而去。”一想起躺在现场地下的老婆孩子,他就忍不住哽咽落泪。
小沟村深夜发生山体滑坡的“泥石流”,将部分房屋和人员埋没。黑夜里,幸存者侥幸活命,面对不晓得多少人遇难的惨状,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在挖掘机清理出11具遇难者遗体之后,胡定县官府以及方原钢铁集团方山铁矿公司联合救援行动蹊跷地变得迟缓。
已经发现的遇难者中,并没有伍发魁的老婆和两儿子。目前为止,他是最悲情的家属,不但老婆丧命,而且传宗接代的儿子们也一起遇难,何况还是还未成年的娃儿。“他们肯定没命了,我要找到他们,一定背他们的尸体回老家安葬。即使让我再等三年,我都有信心。”伍发魁悲情发誓。
当晚,究竟有多少人不幸遇难?村民施陆军惊惧地透露了一个细节:“满山的灯,一下子全灭了。”那一夜,遇难的人们不仅仅是我们小沟村被冲垮房屋的村民,还有那些上铁渣山捡矿石的外地人。要知道,大家当时都像以前一样戴着矿灯捡铁矿石,即使夜里气温没到结冰的程度,继续淘金挣钱。
受访的村民们告诉吴铭记者,小沟村被冲垮的房屋并不是县里通报的7栋,而是13栋。在此次事故中,仅小沟村就有14人被埋。光这个村子里的遇难者数据,就比胡定县官方第二次敷衍通报的11人多。早在事发后第七日,甲方方山铁矿就和乙方小沟村遇难者家属签订了一次性处理经济补偿协议,“‘12·1’事故善后处理组本着一视同仁、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与乙方达成一次性处理的协议,协议商定一次性处理经济补偿20万元,丧葬及其它费用3万元。”
吴铭记者从村民家属手里看到,县政府人士在经济补偿协议上以事故处理组成员的名义签字。
所有遇难村民的家属们聊起亲人惨死,没有一个不哭哭啼啼。吴铭听着,心里亦难过、伤感。但他是记者,在采访中必须尽量保持零情感的工作状态,只有尽力憋着不动声色,正常执行采访。
近一周,吴铭记者到铁渣山垮塌现场的周边查看,特别不戴眼镜。连续采访村民,获悉了许多材料。他分析,感到救援行动迟缓的背后藏匿着不小的秘密,细思极恐。那就是,遇难者人数应当数倍于胡定县政府最后上报的11人。
吴铭记者已经清楚,方山铁渣山“泥石流”事故存在瞒报死亡数据。到底,瞒报了多少?下一步采访步骤,他将如何探索?
他打算先接触救援人员,打探救援行动为何变慢。实际上,到他潜入小沟村的元旦,救援行动早就接近尾声,因此当地官方只留下2个挖掘机师傅,装模做样遮人耳目。吴铭记者穿着那身有意搞脏的衣裤,经村民们指点,晓得挖掘机师傅们临时居住的活动式工棚地点。打开师傅们的嘴,考校吴记者的采访能力。
开动脑筋,计上心来。他,特意选择黄昏时分,摸索走到工棚。暮色四起,北方人进屋早,小沟村外头人迹罕至,无人看到吴铭静静在行动。轻轻敲门,在静谧的寒夜里仍然发出不小的声音。
“谁?”屋里传出询问,警惕味浓。
“小沟村村民。”吴铭想挖掘机师傅不可能认识每一个村民,于是捏个身份进门为先。
“有事吗?”
“嗯。师傅先开门,外面冻着呢。”
吱呀一声,门才开了条缝,吴铭快速挤入。屋里不是特别冷,他看到两个汉子坐在高低床边的小桌旁,用电暖器烤火取暖。
两个师傅看到闯进来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尽管穿着落魄,气质却透出书生气,明白他不是小沟村村民。百无聊赖的他们放下在玩游戏的手机,都怀疑起来:“你是谁?”“你,干嘛?”
吴铭自报家门,坦率交流:“我是记者,问你们一些事儿。”
“哪里的记者?”“走,我们不想和你打交道。”两人排斥,急急轰吴铭。
“我是首都派来的记者。”他掏出记者证,给对方瞧。
不管你从哪来,我们不与你聊天,快走。什么记者都没鸟用!
你是记者,扯啥几巴蛋。就是,屁都不如!
粗话直扑,吴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