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地书院>武侠修真>我双目变异,鉴定万物!> 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乾隆通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乾隆通宝(2 / 2)

钱不加锡,以铜、铅、锌配制,称之为“黄钱”。

所铸钱币,无论是工艺款型,和字体结构上都比顺治、康熙、雍正时期钱币精良。

到了乾隆四年,清政府缩减钱局,首先停了宝河、宝巩局。

乾隆五年,规定在铸钱铜料之中,加百分之二的锡,称为“青钱”。

这样是为了给铜钱减重。

乾隆四十年时,出现私铸情况,各省大量盗铸。

清政府无奈之下,先后叫停了宝直、大理、广西、临安等局。

并鼓励商人们,从海外进口铜材。

乾隆五十年后,又相继开了宝直等局,同时放宽了铸钱的标准。

所以,

导致乾隆后期制钱的质量参差不齐,品质大不如初。

乾隆在执政期间,反复的关停、新增铸币局。

其中常见的,共有二十九个铸局,新疆红钱有六个铸局。

乾隆通宝币,从材质上看,主要采用青铜、黄铜、红铜铸造。

从形制上看,则分为小平、大样、样钱、宫钱、母钱、雕母、牙样、折十开炉大钱等。

从铸造局上看,基本覆盖全部省份。

“泉源武直陕,福桂云广川,昌晋苏浙黔,还有台济南”。

这段顺口溜,就是除了新疆新增设的钱局以外,陆续开设的18个钱局。

乾隆通宝,“泉、武、陕、浙、苏”铸造局所铸版本,各有其特点 。

宝泉局,铸造乾隆通宝,一是方头通大样,它的直径在25毫米以上。

二是缶隆大样,直径在258~265毫米。

三是缶隆角头斜双点通开贝宝,直径在255毫米左右。

四是缶隆角头单点通,直径在235~25毫米。

五是缶隆角头斜双点通背出头宝,直径在245毫米左右。

六是大字小乙,直径在25~258毫米。

七是单点通大样背出头宝,直径在268~278毫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