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地书院>历史军事>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765章 马腾威胁渐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65章 马腾威胁渐近(1 / 2)

开元元年,初夏时节,河内郡城。

苏曜站在城墙,在众人的簇拥下眺望着远方的田野和山川,心中盘算着的却是隔壁河东郡的情况。

河东郡,位于洛阳西北,黄河之东,以其丰富的铁矿资源和盐池而闻名,自古便是华夏大地重要的盐铁产地,为控制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在战国时代,魏国便是因控制河东的盐矿之利而有了傲视群雄的资本,组建出了名震天下的魏武卒。

而大汉一统天下后,同样对河东重视至极,专门将这个位于晋地的河东郡扣了出来,单独划为司隶直辖,其对朝廷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然而,近年来,由于白波军的肆虐,河东郡的局势变得动荡不安,太守王邑虽然据守安邑城,但面对白波军的围攻,始终无法彻底平定叛乱,导致河东郡的税收和物资供应完全中断,对朝廷的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苏曜深知,如果不能尽快解决河东郡的问题,朝廷的财政危机将难以缓解,更无法为接下来的大军征伐提供足够的支持。

“大将军,河东郡的情况可不比河内啊。”

司马朗站在苏曜身边,谨慎谏言说。

司马朗作为河内人,对邻郡河东的情况也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这次作为苏曜指名的随行人员,也是提前做足了功课,深知那里的叛乱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

白波军贼首郭太乃是昔日黄巾贼张角旧部,勇猛善战不说,其对朝廷恨意极深,之前苏曜又曾挫败了他们入寇太原的企图,双方势同水火,敌意深重。

这与河内王匡举棋不定,到最后时刻都没公开造反,给苏曜可乘之机完全不同。

“这河东,那是非打硬仗不可啊。”

司马朗眉头紧皱,建议苏曜且慢行事:

“今大将军克复河内,为朝廷重收一钱粮重地,储备粮草盘后已足以供京师用度到秋收之后。”

“依某之见,我等大可不必着急。”

“有关中和河内的供给,今岁丰收后粗算也当可凑出供大军半年用度的补给。”

“届时,大将军再领兵出击,征讨河东岂不更易?”

苏曜微微点头,对司马朗的分析表示理解。

自古以来,打仗就是打后勤。

没有充足的后勤粮草支持,纵使大军百万那也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官渡之战时,曹操之所以能以少胜多,击败强大的袁绍,最关键的还是他奇袭乌巢,烧毁袁绍的粮草辎重。

而诸葛亮六出祁山失败,最关键的问题也还是蜀地运粮不易,无法支撑其长期作战,粮尽不得不退。

如例子,在战争史数之不尽,这也是战争的常态。

没有无止尽的战争,大家混战到一定时候,总会突然静下来种田一阵,积攒军粮,以备来日再战。

现实战争如此,真三世界还有众多的战略游戏中,这一情景也都多有体现,除了更加拟真以外,更主要的原因还是用以限制玩家前期快速扩张滚雪球式的发展,减缓游戏节奏,延长游戏寿命之类。

苏曜对此自然也是一清二楚。

现在最稳妥的做法应该就是缓下来种种田,积蓄足够军粮,然后过两年再一波猛推,吃掉几个势力和大城,然后继续种田。

这是一个通常的游戏节奏。

但是,现在的苏曜却不想这么做。

“平叛河东,刻不容缓!”

苏曜的目光坚定而深邃,仿佛能穿透远方的云雾,直视到河东郡那片动荡不安的土地:

“伯达之言固然有理,秋收后出兵确实更为保险。”

“然而,时局紧迫,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犹豫和拖延。”

司马朗闻言,微微一怔,他没想到苏曜会如此坚决。

“大将军可是有什么一定要从速出击的理由?”王凌不由问道。

苏曜微微一笑:“果然还是彦云知我。”

彦云,王凌字也。

今年王凌刚满十八,按说还不到取字的时候。

不过,由于早早追随苏曜,少年王凌的官途也是火箭蹿升,竟然不及弱冠就坐到了从三品的锦衣中郎将。

这一下子,王家惊喜之余也就不得不出面为他提前加冠取字。

说完了王凌,且说回当下。

王凌知道苏曜一言一行常怀有深意,这一次自然也是同样。

苏曜急于拿下河东,除了他本来就要打速攻的节奏外,更关键的原因还有一个。

“马腾???”

王凌和司马朗异口同声的惊呼。

“没错,马腾!”

紧接着,苏曜便从怀中取出一密信。

这是专营草原商路的马嘉所报。

信中说明,西凉马腾已于之前提兵三万,绕道草原直逼并州。

直到这时,众人才突然想起,似乎确实有这么一段往事。

在昔日董卓行将覆灭的时候,他曾经向天下大派官职,尤其是给各地诸侯各种封官许诺,让他们合击苏曜。

而马腾则是董卓亲封的并州牧。

不过,当时董卓败亡的太快,众人也就没把这当一回事。

但是显然马腾并没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