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第一百零一章
第一百零一章
与唐僧师徒交代了自己的意图后,白浮自觉已经没什么事情要说了,毕竞她的真身正忙着其他事情呢,如果不是这漫天丝网能将所覆盖之地的一切动静传送给她,她都不知道自己干活的时候,不小心吧唐僧一行人一块笼进去了。“好了,我也不多说了,祝各位西行顺利|…”顿了顿,白浮又想到唐三藏取经的路程应该已经接近尾声了,等他取完经书以后,灵山也差不多快完蛋了。
哪怕灵山不完蛋,白浮也要想方设法的让它完蛋。只因为在她的屠刀在挥向那几个妖精之后,就代表着她已经向整个灵山宣战了,如果不先下手为强,那将来她不会有好下场的。所以在临走之前,白浮还是扭头对唐三藏道:“圣僧。”
白浮冲着唐三藏施了一礼,而唐三藏对此诚惶诚恐立马回礼。若说是从前,唐僧虽然知道白浮不是人类,但因她素来温和的形象,唐僧还能一直将她当成普通的女施主,但现如今,看着这漫山遍野的蛛网以及那些束线成茧的妖精,唐僧已经明白了,这个白浮和不是普通的凡人,她是本领高强不输给自己大徒弟的能者,所以心里只剩下敬畏。“从东土大唐一路至此,虽有悟空和几位长老护送之功,但长老自身肉体凡胎,需靠自己的毅力坚持下来,白浮对您素来敬佩。”“阿弥陀佛,白施主过誉了。“唐僧不知道白浮为何会忽然恭维他,但这个时候他只要听之任之就是。
“我知道长老要取经,但敢问长老取经,究竞是因唐王旨意不得违抗?还是因为自己心怀天下世人,不忍百姓受苦,想要求得真经,用于教化天下百姓得以超脱?”
白浮的问题令唐僧一愣,他抬头看着白浮摇了摇头:“贫僧愚钝。”“若长老只是因唐王旨意前去取经,那么取经回国之日,便是长老大难临头之时。”
白浮的话令唐三藏满脸惧惊,他看着白浮问:“请施主明意。”“唐王要你取经……就如同当年始皇帝命令徐福东渡出海巡游,没有任何区别。”
白浮看着唐僧,可以说是把话说白了,她一直学着这个世界人的语气说话,但其实都是依葫芦画瓢,高端一点的根本学不会,尤其是这个地方神仙惯用的那种谜语人的提示。
而这可以说是明示的话让唐僧先是一愣,而后脸色一白。虽然说三藏法师自己遁入空门,但是他好歹出身中原大唐,所在的庙宇又是长安诚中皇家寺庙,自己又是被唐王器重的僧人,不说了完全了解,但是瑞摩帝王心思也是有个六七分的。
先前西天路途遥远,三藏法师无暇想其他,但是现如今就要到灵山脚下了,眼看着马上要修成正果,也容不得他不多想。其实白浮说的他先前都了然,唐王派他到天竺取经,真以为是为了让世间百姓皆不受苦的?如果唐王有这种想法,他也做不成江山了!西天的真经能造化百姓?那他这个皇帝是干嘛的?那他这个天策上将的威名难不成就要屈于佛陀的经文之下了?天下百姓能安居乐业靠的是他这个帝王!靠的是他李世民的励精图治!
今日大唐能有如此盛相,是因为他这个好皇帝有着胸怀大局四海一统的气魄,而不是听一些劳什子的经文,就能让天下百姓不苦。所以,唐王乐意来三藏法师西去,对他而言,就跟好日子到了,花钱请几个道士做场吉祥法事,让和尚去念经祈福没啥两样,不为别的,就是图个吉祥。三藏法师估计,在自己西去的那一刻,唐王就已经当他是死了。对唐王而言,他就一个祈福的和尚,他西去取经便相当于是为了整个大唐祈福,所以不吝啬的在出发之前给他诸多脸面,等他出发以后就懒得管了,毕竟天下还需要皇帝治理,哪有什么时间去管其他啊。三藏法师心里也清楚明白,他能走到现如今,全靠四个徒弟保护,还有灵山的佛陀急切的想要促成取经大业,待他成功登上灵山,取得真经,功德其实只圆满了一半,还有另一半呢,那就是将这些经书成功带回大唐去。等取回经书,以所有皇帝的性格,看到经文首先回想的是,既然三藏法师从灵山回来了,见过了真佛,那么,可有长生之法?这个时候就是祸端的开始,白浮说的一点都没错。“阿弥陀佛,贫僧只想取得真经,可以教化世人。"三藏法师长叹一声,合掌道。
白浮看着思索良久回复她的唐僧一点都不意外,她道:“长老心怀宏愿,白浮敬佩,然而……“说着,白浮指了指山上即便因蛛丝笼罩,却依然清晰可见的尸骸,这些骸骨全部都是曾经于此地生活过的百姓。“渡化世人,可比完成帝王之任更难,取得经书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但怨白浮多嘴,您取的经书,真的能够用于托渡百姓吗?话已至此,白浮祝愿长老终有一日能完成心中夙愿,告辞。”
看着拧眉沉思的唐僧,八戒又瞥了一眼白浮刚刚消失离去的地方,没忍住啧了一声。
诶呦,这小娘子还真是能找人晦气,好好的提这些干嘛,殊不知难得糊涂才是真正的福气来。
不过八戒这回没嘴贱,他和沙僧对视一眼,两人纷纷低头装游神。白浮说的是对的,取了经书之后,对唐僧而言不是结束只是开始,因为在步入灵山的那一刻,几个徒弟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待唐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