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决定是你了……是你了……赵家内堂中,房门紧闭,莫愁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令赵某人如遭雷击。糟糕……拍马屁拍在马蹄子上了……赵都安体内剩下的一半醉意,陡然烟消云散。垂头丧气地拽过来椅子,一屁股坐下,闷闷不乐。莫愁看的直乐呵,难得地看到他吃瘪,笑问道:“说来,你究竟写了什么,竟令陛下如此反应?”“无可奉告。”赵都安虎着脸,不搭理她。不说算了,等明日,我找人打探也能知晓……莫愁哼了一声,也不在意。赵都安失望归失望,但还是问道:“这个太仓银矿,到底怎么回事?”见他提起正事,莫愁也收起打趣心思,担心他心怀芥蒂,终归还是解释了句:“好了,方才那句是打趣居多。陛下心怀宽广,岂会真因为伱写了什么歪诗就责罚你?依我看,还是此事牵扯只怕不小,且与新政有关,陛下不放心旁人能力才找了你。”接着,女宰相才不急不缓,将事情经过仔细描述了下。事情并不复杂。“太仓银矿”,乃是京城往南偏西,一座地处太仓县辖内的矿山,亦或者称之为矿坑更形象。隶属于与京城毗邻的“临封道”境内。归属朝廷开采,用以冶炼出白银,再送入京中铸造为银锭。也是有些年头的,大虞内寥寥几个大银矿之一。银矿的矿监,亦由太仓县令兼任。今日约莫午时,都察院内受到一封来自太仓的检举信。检举人,乃矿山中的底层官吏。信中提及,以太仓县令为首的官员,存在以“火耗”之名,贪墨白银,乃至蓄养江湖人,做下诸多肮脏勾当等行径。“袁公见信后,极为重视,下午时入宫呈送陛下。陛下大怒,已下令给太仓府城按察使,对太仓县令予以逮捕,但信函是否为真,以及,倘若存在贪腐,究竟涉及哪些人……都还需要派钦差调查。”莫愁解释道。赵都安愣了下,领会精神道:“陛下是担心,涉及贪腐的,不只那太仓县令一人?”莫愁点了点头,眼神幽冷:“按检举信所言,此事已持续数年。先帝在时,便存在了。区区一个七品县令,当真有能力,长达数年一手遮天?陛下只怕,这太仓县令,只是冰山一角……这才是关键。”赵都安却摩挲下巴,说道:“我倒是在意,这封检举信,早不来,晚不来,偏生这时候来了。有点意思。”莫愁怔了下,看着他:“你这话何意?”“没什么,就是好奇而已,”赵都安不甚在意道:“我这个人疑心比较重嘛,况且,这也可以解释。陛下这半年来声势愈昌,百官都看在眼中。上次逮捕王知事后,更下令大赦官场,更显气魄……如此,京城之外的官吏相信陛下乃明君,甘心冒险检举投靠……这合情合理。”莫愁深深看着他:“还有一条,在‘白银’本身,你该知道,陛下为何格外看重此案。”赵都安沉默。他当然知道。这与他提出的“黄金三策”息息相关,摊丁入亩中,明确将大虞的“铜钱本位”切换为“白银本位”。这意味着,大虞的“银矿”一下变得无比重要起来。况且,朝廷要推行新政,按照他的设想,准备开辟“贸易市场”,吸引商贾入场,启动经济飞轮……但前期,还是要朝廷先砸钱的。因此,太仓银矿,作为朝廷的“钱袋子”,出现贪腐,往小了说,是蛀虫搞事。往大了说,若处置不善,对拖累“新政”。甚至,官员贪腐,本身也是“黄金三策”中,对官员推行“考成法”涵盖的内容。赵都安甚至隐隐有些怀疑,在这个时间点,爆出来这件事。案子是否如表面这般单纯?“总之,太仓贪腐案虽只涉及一矿,却与新政息息相关,你身为新政提出之人,该知道这件事的分量。”莫愁严肃道。赵都安揉了揉脸,吐气苦笑道:“我去也可以,但离开京城,不会有危险吗?不说朝廷某些人,单是匡扶社,就恨不得我死。要不给我配个护卫?我瞧着海公公就不错……”“……”莫愁忍住吐槽的冲动,微笑道:“但你已是神章境了啊,陛下应与你说过,武人想要踏入更高层次,必须直面风雨,躲起来可不成。”是了……不躲不避,方为武者心境……神章境连做炉鼎都不够格,我得早入跨入“世间”境,才能和贞宝双修……呸,才能把龙魄还给人家……至于危险……以我如今的修为,不阴沟翻船的前提下,神章修士甭想秒我,哪怕“世间”强者出手狙杀我,我也可以凭借“龙魄”撑一阵……而只要给我喘息之机,大不了捏碎“传送玉佩”,直接闪现回皇宫……问题不大……何况,我连续钓鱼数次,匡扶社也得掂量下,要不要继续来送死……诸多念头闪烁,赵都安正要答应。莫愁见他不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