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还是东王,都是绝对的雪中送炭……”
洪宣娇说的是心里话,因为杨秀清那边确实是想要石达开重归天国,为他分担压力的。
但是,石达开最终还是摇头拒绝道。
“免了吧!”
“我和弟兄们已经商议好了去处,就不去天京凑热闹了。”
洪宣娇有些好奇的询问道。
“敢问翼王兄接下来准备向何处进兵?”
石达开笑笑说道。
“西进!入川!”
“四川乃天府之国,人口稠密,物资丰茂,若能拿下,当也可为地上天国。”
洪宣娇见此,知道石达开主意已定,也就不再多说,免得平白惹的石达开不快。
只是开口说道。
“小妹在这里祝翼王兄心想事成,在川蜀建立地上天国……”
石达开闻言,抱了抱拳说道。
“如此,便借洪家姊妹吉言了。”
两人又聊了片刻,洪宣娇告辞离去,带兵向南,准备借道长江往天京方向而去。
石达开在目送洪宣娇离开之后,也是当即下令大军准备开拔,准备入川!
……
“曾大人,出事了。”
“湘阴那边传来消息,您的幕僚郭嵩焘郭先生和湘阴的那位左宗棠左先生被人掳走了……”
长沙知府蔡炳文慌慌张张的闯进了湖南团练大臣的府邸,求见曾国藩道。
正在批阅公文的曾国藩闻言,瞬间抬起头来,神情有些惊愕的开口询问道。
“什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什么人做的?”
“掳本官幕僚做甚?”
蔡炳文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然后摇头道。
“回大人的话,据湘阴那边的乡民说,来人操着一嘴带着广西口音的官话,应当是南边的唐贼。”
李奕在广州称王建制的事情并非什么秘密,所以,蔡炳文在称呼李奕时,也是改口成了唐贼。
曾国藩闻言忍不住蹙眉,一提起南边的唐贼来,他就忍不住一阵心惊肉跳,有了不好的预感。
原因无他,不同于闹得很大但根基虚浮的太平天国,他是真的从南边的唐贼身上看到了改朝换代的潜力。
太平天国现在虽然闹的很大,但曾国藩知道,太平天国实际上其实虚的很。
以西洋邪教立国,且还焚书毁庙,要断绝儒家道统,把文人士绅阶级往对面推,自绝于华夏。
再加上其高层的迅速腐化,数次分裂,以及内部矛盾重重,怎么看怎么不像有争夺天下的气象。
即便能嚣张一时,可迟早躲不过被大清剿灭清算的结局。
可南边的唐贼却完全是另一幅景象。
有明确的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号不管是对民间还是对士绅,都有着极强的号召力。
曾国藩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满清是真的不得人心!
并且更重要的是,唐贼还在两广大规模的组织分田搞土改,借此拉拢普通小民之心。
然后又搞科举,并在科举中大放水,一下子要取中近千名,借此拉拢士绅之心。
并还在积极学习西夷国家的先进之处,改革的同时对外开放贸易,大力推动工商发展。
更加重要的是,不同于太平天国的高调,唐贼自始至终都很低调。
全程将太平天国顶在最前面,打下广州之后,便开始以珠三角为核心,稳扎稳打的一边修内政,一边稳步扩张。
而不是急于求成的,孤注一掷不留后路的去攻取例如江宁城之类的要地。
这摆明了就是在效仿明太祖,玩儿“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那一套。
如果唐贼真的按这种发展趋势下去,很明显就是奔着改朝换代去的。
若非是当初他离京时,皇帝给他的任务是组建湘勇,然后去配合朝廷的经制之兵平定太平天国之乱。
曾国藩在组建湘勇之后,他的第一个选择肯定是南下先讨唐贼。
在曾国藩眼中,南边那个稳步发展,日渐蚕食了大清一个半省的唐贼,威胁可要比主力困死江宁的太平军大的多了。
深吸一口气,曾国藩开口说道。
“立即派人去查,去追。”
“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将郭先生和左先生从唐贼手上解救回来。”
曾国藩不一定有多看重郭嵩焘和左宗棠。
但他初到湖南,若要组建团练湘勇,少不得需要湖南老乡们搭把手。
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征募在湖南地方上素有名望的郭嵩焘和左宗棠为幕僚的原因。
若是郭左二人出了意外,有极大可能会影响到他曾国藩组建湘勇的计划。
蔡炳文闻言,当即打千儿应是。
“曾大人放心,下官亲自盯着这件事情去……”
但就在这时候,外边再次响起了一阵脚步声。
信任湖南巡抚骆秉章从外边走了进来,满脸急色的开口说道。
“涤生兄,出事了。”
“湖北方面遣人来报,驻扎南阳府的长毛偏师正在南下,向湖南而来……”
洪宣娇所部南下,所打的注意是要